近期,杨村煤矿深入开展“五转五增五提升”活动,强化“重点项目”的落实不懈怠,推动“高效执行”的进程不停歇,瞄准“卓越发展”的目标不动摇,以高质量发展推动完成“目标所定”与“成效所显”的双向奔赴。
思想领航凝聚党建“大合力”
该矿坚持把抓党建强党建作为第一责任,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,聚焦党的建设与中心工作融合,淬炼“幸福杨村”“365”党建品牌建设,每日一复命、每周一调度、每月一检查、每季一通报,形成“党委书记亲自抓、党群部门指导抓、支部书记具体抓”三级联动模式。深入创建“四好”领导班子、过硬党支部、“五好”共产党员,强化党员责任区、党员先锋岗、党员示范岗建设,党组织的创造力、凝聚力、战斗力不断增强,党委领导作用、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、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。
扎实开展党委“1+1”结对共建活动,签订共建协议书、召开共建座谈会、同上廉洁党课,就深化内涵、提升质效、凝聚力量等方面深入探讨,有效发挥“1+1>2”的协同作用。按照“六有”创建标准,规范党支部品牌创建,形成“红色司南”“智·创综采”“七型掘进”等17个支部品牌,1+N党建品牌矩阵基本形成。深化“一名党员一面旗”活动,组织党员开展服务职工、助力生产等活动400余人次。
人才培养 绘制发展“新蓝图”
依托劳模(高技能人才)创新工作室,注重培养新生技术力量,做好“传、帮、带”,以“金蓝领”人才培养专项活动为载体,通过打造“金蓝领”课堂、设立“金蓝领”活动日、搭建“金蓝领”导师带徒平台,确保导师有教案,学员有笔记,每月有考核。通过把现场当课堂、把问题当教材、把难题当课题,把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“搬到”课堂,以提问、讲解、讨论相结合的方式,将理论知识与现场实践结合起来,让职工不断提高业务水平。
本着“干什么,学什么;学什么,做什么”的原则,因岗而异,按需施教,针对党员干部、管理技术和岗位操作等不同人员开展“教学式、订单式、体验式”素质提升,以提升基本能力为抓手,丰富课程设置,重点加强技术人员对安全技术规范、专业技术知识、施工工序工艺、应急救援知识等方面的理解和掌握,提高岗位操作人员对安全生产常识、岗位操作规程以及作业标准等内容的应用和实践,做到人人学标准、懂标准、用标准。去年以来,对基层一线考察识别出的5名表现突出的35周岁以下的年轻干部进行了提拔重用,选拔为区队正职,科学选派11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跟岗锻炼,明确年轻干部到基层工作的年限、达到何种标准等,实现深入基层有岗位,多压担子、给任务,让年轻干部在薄煤层智能化工作面、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等“急难险重”领域磨练,通过明任务、定目标,使年轻干部“负重而行”,练就雷厉风行、主动攻坚的决心和意志。
暖心服务 托起幸福“新画卷”
该矿党委坚持务实为民的导向,依托“幸惠有家”工会工作品牌建设,形成以“暖阳”志愿服务、“暖流”合理化建议征集的“双暖”服务机制,“线上+线下”延伸为民服务路径,构建“普惠+特惠”融合服务模式,以项目化、清单式推进“为职工办实事”工作,重点关注因病因事致困职工、新招聘高校毕业生等职工群体,精准发力、真情帮扶,不断拓展为职工办实事成果,努力提升职工的幸福感,务求把每一件实事办实、办好、办到职工的心坎上。
为全矿职工过生日,发放各类节日慰问品,利用闲置仓库改建文体活动中心,巧用“边角地带”增设停车点,新增多处充电站,安装职工澡堂智能衣橱,实现职工公寓网络全覆盖……,一件件落实解决的“急难愁盼”事儿将职工的“幸福底色”浸润得更加鲜艳,形成了人人参与、人人支持文明创建,人人呵护、人人共享文明成果的生动局面。幸福杨村“365”党建、企业文化、“幸惠有家”工会“三个品牌”内涵不断丰富,“幸福杨村”底色持续擦亮,矿井荣获兖矿能源先进单位、能源集团“无访”先进单位,持续保持省级文明单位称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