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分钟,能干什么?十分钟,或许是一杯茶的余温未散,或许是一段短视频的播放时长。在鲍店煤矿,这零碎的时间被锻造成技能素质提升的"金钥匙"。该矿创新打造三个“10分钟小课堂”培训模式,聚焦"政工充电站、区队练兵场、早会警示钟"三位一体,通过“短时高频、靶向发力”的模式,形成全员参与、精准高效的培训体系。
该矿在召开政工例会前,每次开设“10分钟小课堂”。各科室业务骨干轮流登台授课,打破专业壁垒,推动政工人员向“一专多能”转型。例如,党群工作部相关人员以AI视角,讲解人工智能时代如何讲好鲍店故事;党委组织部通过鲜活案例,深入浅出讲解渐进式延迟退休等政策法规……这种跨科室的经验共享模式,既拓宽了政工队伍的业务视野,又为构建“大政工”格局注入活力。
“在刚才的事故案例中,绞车设备未及时进行检查维护,违章超限拉矿车引发跑车……”在该矿运搬工区班前会上,每天10分钟的“安全小课堂”正在进行。该矿以抓实班组学习为出发点,按照“干什么、学什么,缺什么、补什么”的原则,为职工精准推送典型事故案例、作业规程、岗位作业标准、上级文件及会议精神等,同时随机进行提问抽考,让职工在班前会中学有所获、学以致用,不断提升职工安全技能。
“综采二区值班人员分析一下,案例中的事故原因是什么?针对这种情况怎么预防?”在每日矿早调度会开始前的10分钟,干部职工的目光总会不约而同聚焦屏幕——这里正上演着"每日一案"的沉浸式警示教育。
该矿安全监察部系统梳理近年来煤炭行业典型事故案例,通过视频还原顶板垮塌、瓦斯突出等事故现场,以案为鉴、以案促改。同时,针对案例警示教育内容,对相关专业负责人进行"点名",一问事故原因,二问事故教训,三问下步打算。"在一问一答的"案例拷问"中,变"被动提醒"为"主动破题",让每帧事故画面都成为补足自身短板的镜子,让每次案例分析都化作直击要害的未雨绸缪,有效筑牢了矿井安全防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