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

您的位置: 首页
公司动态
职工风采

杨村煤矿:“三度”安全管理模式筑牢安全生产防线

作者: 侯龙   发布日期: 2025年07月06日

近期,杨村煤矿创新安全管理思路,以“温度”为内核,从安全教育、现场管理、责任追究三方面精准施策,打造出“16℃常态化教育、100℃全覆盖监管、0℃零容忍追责”的特色管理模式,实现全员、全时空、全过程安全管控,全力护航安全生产。

16℃常态化安全教育

16℃代表着适宜、稳定的学习氛围。该矿秉持“三实”原则(实学、实用、实效),推行差异化精准培训。依据岗位特性、职工文化水平与专业基础,分层次、分工种、分级别定制培训方案,确保各岗位人员学有所需、学有所获。同时,构建严格的考核监督体系,建立培训档案,实施学习常态化、考试动态化管理,要求所有生产岗位人员必须通过理论与操作技能双重考核。针对班组长及以上管理人员,强化安全网络平台专项培训,严格考试奖惩制度,推动其快速提升业务能力。此外,通过不定期督察培训计划执行与效果,完善培训质量考评机制,保障年度安全培训任务高质量完成。

100℃全覆盖现场管理

100℃象征着高压、全面的监管态势。该矿煤矿采用“专项检查、安全专盯、集中整治、日常监察”四位一体的动态监管模式,对采掘工作面、安全生产薄弱环节进行全方位监控,尤其紧盯顶板、防灭火、防治水等关键领域。秉持“有迹必查、有苗必抓”的原则,对隐患实施闭环考核与升级问责。在排查过程中,坚持井上井下、资料现场、动态静态相结合,做到问题排查无死角、责任追究无遗漏。针对一通三防、采煤、掘进等重点业务开展专项整治,对排查出的问题深挖根源,倒查各级管理责任,确保安全生产责任层层落实。

0℃零容忍责任追究

0℃寓意着制度执行的刚性与严肃性。面对天气变化等特殊时期,该矿加强对“十类安全薄弱人员”的排查管控,通过班前询问、班中观察、班后随访,实现人员状态的动态管理,严禁禁忌证及安全薄弱人员违规上岗。在隐患治理方面,对重点隐患实行业务科室跟踪督导、重点盯防,确保隐患超前排查、按期治理、从严监控。同时,深化双重预防机制建设,严抓“三违”行为的宣贯、帮教与责任联挂,规范特殊作业、危险作业管理流程,保障职工“四项权利”,凝聚全员抓安全的强大合力。

据悉,杨村煤矿通过“三度”安全管理模式,将柔性教育、刚性监管与严格追责有机结合,让安全工作既有“温度”又有“力度”,为煤矿安全生产构建起坚实可靠的屏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