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

您的位置: 首页
公司动态
职工风采

鲁南化工:精打细算“抠”出大效益

作者: 谢雯  高华伟   发布日期: 2025年07月16日

兖矿鲁南化工气化车间一体化粉煤气化装置现场设备日夜轰鸣,中控室内操作人员专注凝望着屏幕上跳跃的数据流,指尖在键盘上飞快跃动。这里,一场以“向每一方气要效益,向每一滴水要价值”为号角的降本增效攻坚战,正悄然渗透到生产的每个环节,每一名员工都成了这场战役的“尖兵”。

拧紧“水龙头”

循环水和锅炉水,这些流淌的“工业血液”,它们的消耗直接牵动成本神经。车间员工化身“节水先锋”,目光所及,处处寻找节水潜力。

在保证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,技术人员巧妙调整了真空闪蒸换热器的回水流量,降低真空泵负荷。循环水系统精调,不仅显著降低了循环水用量,还连带减少了真空泵的电力消耗。整个车间循环水用量实现大幅下降,每月降本25.92万元。与此同时,员工们自发行动起来,对车间所有用水点进行地毯式检查,确保“滴水不漏”,让每一滴水都物尽其用。。

针对锅炉水消耗,技术骨干和操作人员深入分析,发现水洗塔用水尚有优化空间。他们大胆尝试,在确保合成气洗涤效果的前提下,精准优化了锅炉水用量。这一调整,节约锅炉水消耗23t/h,每月降本7.45万元,实现了水资源价值的最大化循环。

磨煤系统的“温度经济学”

磨煤系统的运行温度和燃料气消耗,是隐藏在工艺流程中的“成本暗礁”。气化车间果断开辟这一战场,向“温度”要效益,打响磨煤系统“降温”之战。

作为煤粉制备的核心,两套磨煤系统成为攻关重点。车间骨干力量齐上阵,通过精细调控热风炉配风、优化磨机加载力、强化系统密封性检查等一系列措施,成功将磨煤系统运行温度稳步降低。这不仅直接减少了123Nm³/h的燃料气消耗,可实现年降本创效27万元,更有效降低了设备因高温产生的损耗风险,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。

这份成绩的背后,是气化车间每一位员工的主人翁精神驱动。在车间每一个角落,都能感受到他们昂扬的斗志与创造力,他们连续数日密切监测磨煤温度数据,时刻关注煤粉下料是否出现架桥,虽然测试繁琐,增加了除桥工作量,但看到自己参与优化的温度实实在在地降下来,大家成就感满满:“值了!看到温度真降了,比啥都强!”

提升“煤气”价值

有效气成分是气化炉经济性的关键指标,哪怕微小的提升都价值巨大。车间为此成立了专项攻关组。技术人员像“医生问诊”一样扎根现场,细致梳理每一个操作参数,从氧煤比到炉温控制,从煤质细微波动到喷嘴运行状态,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影响有效气的变量。通过反复试验调整、不断优化工艺控制,摸索出了更精准的操作“黄金区间”。操作员们则全神贯注,紧盯DCS画面上的每一处细微变化,随时进行微调。经过努力,有效气成分稳步提升,这不仅意味着更高的产品价值,更是对车间工艺管控精细化管理能力的无声证明。

精打细算,终见效益花开。鲁南化工的降本增效之路,是一条由无数微小改进铺就的征程。循环水、锅炉水用量显著下降,磨煤系统温度稳定降低,燃料气消耗有效减少,有效气成分稳步提升…… 这一系列关键指标的持续向好,正是这场攻坚战最响亮的战报。正是鲁南化工气化车间全体员工以智慧和汗水深挖细节潜力,在降本增效征程上赢得的最有力战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