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

您的位置: 首页
公司动态
职工风采

杨村煤矿:“六精六提”解锁增效密码

作者: 侯龙   发布日期: 2025年07月30日

三季度以来,杨村煤矿立足新发展阶段,以市场化经营为导向,以精益管理为抓手,通过强化过程管控、激发内生动力,实现了管理创效与经营提效的双突破,推动企业效益效率同步提升。

构建提质增效新格局

该矿通过对工作面布局、作业计划、工序损耗等关键环节的深度剖析,建立“三维度”诊断机制:时间维度分析生产节奏,空间维度优化作业布局,效能维度评估资源利用。精准识别出运输系统效率、设备协同作业等六大瓶颈问题,创新建立“问题-措施-责任人-时限-效果”五维整改清单,实现闭环管理。

为强化目标导向,矿井构建了包含安全、生产、质量、效率、创新、环保等十大要素的KPI考核体系。其中,将生产效率指标细化为循环进尺、设备开机率等12项具体参数,质量指标分解为工程优良率、设备完好率等8个维度,考核结果与工资收入刚性挂钩,形成了“效率决定收入、质量决定收益”的差异化激励机制。

同时,通过开展“精品工程”创建活动,打造了3条标准化巷道;推行岗位记录“6S”定置化管理评比,实现作业现场“三清”(设备清、物料清、环境清)、“三无”(无浪费、无隐患、无差错)。

打造降本增效新引擎

在成本管控方面,矿井创新实施“静态预算+动态调节”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。年初编制刚性预算框架,季度开展弹性调整,月度进行偏差分析,确保预算目标与经营结果动态契合。建立矿-专业-区队-班组-岗位五级成本管控体系,将21类可控成本细化为123项具体指标,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,精准识别出支护材料、电力消耗等五大降本空间。

具体实施中,矿井推行“三化”管理:材料领用定额化,建立物资的消耗标准库;过程管控可视化,开发成本实时监控平台;三是考核激励差异化,设置成本节约奖。通过深化人力资源“六定”管理(定编、定岗、定员、定额、定责、定薪),优化劳动组织。

激发创新创效新动能

该矿运搬工区创新建立的“三精”物资管理体系成效显著。通过精准记录物资使用数据,通过精细分析优化环节,识别出运输带损耗、托辊更换频率等改进点;通过精确实施“交旧领新”制度,旧料回收率达到98%。特别成立的修旧利废专项小组,对升井物料实行“四步法”管理:分类建档-专业检测-分级修复-定向利用,形成完整的价值再生链条。

数据显示,该工区上半年累计修复纵梁500根、上托辊850组、H架800组,修旧利废创效36.7万元,同比增长10%;回收油脂4.2吨,同比增长35%,物资循环利用率达到92%。在技术创新方面,首创的“轨道整形修复技术”通过“测-校-固”三工序作业法,使轨道完好率提升至95%以上。设备维护采用“以修代换”模式,累计维修电机车23台、架空乘人装置座椅1300把,上半年材料费支出同比下降33%,创历史最优水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