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现在领材料得按实际需求来,多领一点都得说清用途,大伙儿节约意识比以前强多了!”提及工区近期的变化,运转工区职工深有感触。
今年以来,赵楼煤矿聚焦材料管理关键环节,通过源头管控、回收复用、精细核算等多项举措,打出“节支降耗”组合拳,在全矿上下营造出“人人讲节约、事事求高效”的良好氛围。
在材料领用环节,要求工区遵照“按需发放、严控支出”原则,结合生产实际细化领用流程,专门设立材料领用台账,由材料员、核算员、区长全程跟踪管理。每月组织专人对各班组领用情况进行细致核查,对严格执行制度、节约成效显著的班组给予奖励,对超支浪费的班组严肃考核,奖惩当月兑现,从源头上堵住浪费漏洞,有效提升了材料循环利用率。
井下废旧材料的“二次生命”也得到充分激活。工区为各班组制定了详细的废旧材料上交明细表,要求将井下作业产生的废旧高杆泵、管线等统一回收上交。经过专业人员检修维护后,符合复用标准的材料重新投入生产环节,既减少了新材料采购量,又降低了成本消耗,实现了“变废为宝”。
为让节约意识深植每位职工心中,该矿要求各工区推行班组核算机制:每月根据各班组工作任务核定材料消耗指标,按实际完成进度分段核算费用。到月底,材料消耗量不仅与班组工作量直接挂钩,更与当月工资分配、个人收入紧密相连。“材料用多了,工资就少了,现在干活时都会下意识盘算怎么省材料。”一位班组长坦言,这种“工作量与消耗费用并行”的考核方式,让职工真切感受到“节约与己相关”,从被动执行转变为主动参与,从根本上遏制了“浪费无度”的现象。
一系列举措的落地,不仅让生产材料消耗成本显著下降,更让“节支降耗”成为职工的自觉行动。如今,从材料领用到废旧回收,从班组管理到个人操作,节约理念已融入该矿生产经营各环节,既维护了职工的切身利益,也为实现降本增效目标奠定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