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

您的位置: 首页
公司动态
职工风采

【国防教育】平凡生命与伟大守护的共鸣

王德江   发布日期: 2025年09月26日

       那年夏天,爷爷颤抖着手指向褪色的军装照,浑浊的眼中闪过我从未见过的光芒。“那是1951年,我们一夜之间架起了浮桥。”他声音很轻,却在我心中投下巨石。我第一次意识到,课本上“国防动员”四个字,原来流淌在亲人的血脉里——它不是遥远的口号,而是祖辈用青春书写的生存史诗。

       作为70后出生的一代,我曾以为国防动员是硝烟中的画面、历史书上的章节。直到大学军训,在四十度高温下站立军姿时,一滴汗水迷了眼睛。那一瞬间,我忽然理解了“动员”的真谛:它不是英雄的独角戏,而是每个普通人以自身方式守护共同体的坚韧实践。教官说:“你们站的每一分钟,都是国防链条上的一环。”这句话如闪电照亮了我——原来我与国家安全的距离,不是地理尺度,而是责任尺度。

       国防动员在当代呈现出新的面貌。它不仅是战时的征召,更是平时的准备;不仅是军事行动,更是全民参与的网络。我所在的大学生网络安全协会,多次参与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漏洞排查。手指在键盘上飞舞时,我分明感到自己正站在没有硝烟的防线前。同学们研发的应急通信系统在灾区测试,志愿者们接受人民防空培训,社区组织的防灾演练——这些都是国防动员在和平年代的生动实践,是安全网络在民间社会的精密织造。

       更深刻的变化发生在认知层面。国防动员不再是单向的“被动员”,而是主体性的“我要参与”。我的表姐是电商主播,去年参加了国防交通动员演练,她的直播间变成了运输力量调配的信息节点。她兴奋地告诉我:“我的粉丝们都在转发动员指令,原来国防可以这样‘出圈’!”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创造,现代国防动员正在打破传统边界,形成全民共建共享的新形态。

       回溯历史长河,从《孙子兵法》的“兵民是胜利之本”到现代全民国防,动员理念穿越时空而历久弥新。今天当我们谈论国防动员时,本质上是在讨论这样一个根本命题:作为个体,我们如何与国家安危同频共振?作为公民,我们如何在日常中践行保卫共同体的责任?

       答案或许就藏在外公那枚褪色的勋章里,藏在军训时湿透的衣衫里,藏在代码编织的安全网络里。国防动员的伟大,不在于它的宏大叙事,而在于它将无数微小的个体努力汇聚成保卫国家的磅礴力量。我——我们——都是这力量中的一滴水、一束光,在平凡中见证并参与着不平凡的守护。

       当夜幕降临,城市灯火如星河般铺展,我知道每盏灯下都可能有一个如我般的普通人,正以各自的方式成为国防动员体系的活跃细胞。这种认知让我充满前所未有的力量感:我不是历史的旁观者,而是正在发生的安全叙事的书写者之一。这份觉醒,或许就是我与国防动员最深刻的共鸣。(作者单位:综机安撤中心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