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

您的位置: 首页
公司动态
职工风采

【国防教育】乌金血脉里的长城魂

薛忠蕊   发布日期: 2025年09月26日

       我工作的这座矿山--南屯煤矿,已经五十二岁了。它像一个沉默的巨人,深藏在鲁西南的大地腹心,用乌金般的血脉,滋养着一方水土,也锻造着我的筋骨与灵魂。二十四年前,当我还是一个刚从校园走出的青年,怀揣着懵懂的梦想踏入南屯煤矿时,迎接我的,是选煤厂里压滤机永不停歇的轰鸣,是空气中飞扬的、似乎能浸入每一个毛孔的煤尘。那一刻,内心的迷茫与失落,如同沉重的矿石,压得我几乎喘不过气。

       是我的领路人,车间的技术员赵工,用一句朴实无华的话点醒了我:“一个人只有在该奋斗的年龄去奋斗,在该吃苦的年龄去吃苦,那么他才会收获成功。”这句话,像一盏矿灯,照亮了我脚下的路。从此,机器的轰鸣成了我奋斗的乐章,飞扬的煤尘见证了我钻研业务的身影。从压滤机司机岗位起步,到荣获各类先进,再到光荣入党,最终走入机关科室负责全面质量管理,我的每一步,都浸透着矿山赋予我的坚韧与执着。特别是近年来,当我主导的QC成果斩获行业最高荣誉,我更深切地体会到,将每一件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,本身就是一种不平凡的担当。

       而这种对“质量”近乎苛刻的追求,这种对“系统安全”和“万无一失”的深刻理解,当我将目光从百米井下延伸到更为辽阔的国土疆域时,便自然而然地与一个宏大而庄严的词汇产生了共鸣——国防动员。

今年,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,也是新中国人民防空创立75周年。八十载春秋,洗刷不尽历史的血火记忆;七十五载风雨,铭刻着新中国守护和平的坚定足迹。作为一名党员,我时常思考,在和平年代的今天,远离了硝烟与炮火,我们这些身处生产一线的普通人,与看似遥远的国防事业,究竟有着怎样的联系?

       答案,或许就藏在我日夜相伴的矿山深处。煤矿,是工业的粮食,更是国家能源安全的“压舱石”。一旦战事兴起或重大危机来临,确保煤炭能源的稳定供应,就是最直接、最关键的国防动员。我们保障的每一吨“乌金”,都可能转化为驱动战时经济的能量,点亮后方城市的灯火,温暖前线将士的营房。这难道不是一种“无声的动员”吗?我们QC小组攻关的每一个技术难点,追求的每一次质量提升,本质上都是在加固这条能源生命线的可靠性与韧性。当我带领团队为了一个技术参数反复验证、为了一个流程优化彻夜不眠时,我仿佛能听到,这看似微小的努力,正汇入一首宏大的国家安全协奏曲之中。

       我的思绪,也时常飘向75年前诞生的人防事业。矿山之下,纵横交错的巷道,何尝不是一种天然的“地下长城”?我们日常进行的应急演练、风险排查,与人防训练中的疏散、掩蔽、防护,其内在逻辑何其相似——都是追求在极端条件下保存有生力量、维持系统运转。质量管理中强调的“预防为主、持续改进”,与人防建设“长期准备、平战结合”的方针,更是异曲同工。这种跨越领域的理念共鸣,让我深刻认识到,国防动员并非高悬于空的抽象概念,它就融汇在我们日常的安全生产、精细管理和应急准备之中。它要求我们,即使在最和平的日子里,也要时刻葆有那份居安思危的警觉和未雨绸缪的智慧。

       山东,作为经济大省、兵员大省,同时也地处战略要冲,其国防动员体系建设成就斐然。从海上民兵队伍建设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,从智慧人防到精准动员,我所生活的这片土地,正将深厚的红色底蕴转化为新时代巩固国防的磅礴力量。而我,作为一名山东国有企业中的党员,更感责任在肩。我的岗位,就是我的战位。确保我所负责的全面质量管理工作高效、可靠,保证矿山在任何情况下都能“产得出、供得上、质量稳”,这就是我对国防动员最具体、最实在的贡献。

       二十四年的矿山岁月,给了我汗水与欢笑,也给了我成长与荣誉,但最重要的,是给了我一种沉甸甸的归属感和责任感。我终于明白,我脚下这深沉的矿井,与我心中那雄伟的长城,是紧密相连、血脉相通的。我们开采的是光明,守护的是安宁;我们提升的是质量,铸就的是盾牌。

       乌金血脉里,流淌的是长城之魂。于我而言,“我与国防动员”,就是我与我的岗位、我的责任、我对这片土地最深沉的爱。它不需要豪言壮语,只需要我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,恪尽职守,精益求精,用矿山人特有的坚韧和担当,默默夯實着国家安全的基石。展望未来,我将继续立足本职,以高质量的工作成果,为山东乃至全国的国防动员事业贡献自己微薄而坚定的力量,让和平的阳光,永远照耀着我们用奋斗守护的这片热土。(作者单位:南屯煤矿运营管理部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