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,杨村煤矿以“六精六提”管理为总纲,围绕降本增效、安全规范和绿色运输三大核心举措,打出高质量发展“组合拳”,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同步提升。
精打细算“抠”效益,废旧物资焕发新生
该矿以“修旧利废、循环利用”为切入点,构建废旧物资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。通过对道木、托辊、钢梁等材料的分类修复与二次利用,将报废设备经拆解、清洗、重组后“变废为宝”,既节约了采购成本,又释放了仓储空间。在能源管理方面,创新实施“避峰填谷”用电策略,科学调整水泵等大功率设备的运行时序,优先利用低谷电价时段作业,月均节约电费超过15%。照明系统实行“精准调控”,由专人负责、动态调整路灯开关时间,杜绝“长明灯”现象。职工节约意识显著增强,“人人算细账、处处挖潜能”的降本氛围日益浓厚。
以新规为“尺”,筑牢安全生产防线
该矿始终将新版《煤矿安全规程》作为“金标准”,通过专题学习与实操培训相结合,推动安全规范入脑入心。技术骨干围绕掘进工艺、设备操作、灾害预防等关键环节,对比新旧版本差异,重点解读巷道支护、“一通三防”等新增内容。培训采取“集中学+自主学”模式,灵活利用班前班后会及工余时间开展,并通过工作群实时分享案例解析,形成“学规程、守标准、保安全”的常态化机制。活动开展以来,职工规范操作水平提升20%以上,为实现区队“零事故”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向“绿”而行,清洁运输跑出加速度
聚焦煤炭运输环节的环保痛点,该矿打出政策引导与服务升级“组合拳”。通过下发《清洁运输告知函》、走访核心客户,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与协同配合;创新开通清洁运输专用通道,实行“五优先”服务(优先进道、进场、装载、过磅、离场),效率提升30%以上。数据显示,清洁运输占比从7月的38.71%跃升至8月的63.61%,9月有望突破70%。来往客户纷纷称赞:“现在从进矿到离场全程畅通,既省时又环保!”这一实践不仅响应了地方政府绿色转型号召,更成为矿井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的生动写照。
从成本管控的“毫厘必争”,到安全规程的“一丝不苟”,再到运输转型的“绿色突围”,杨村煤矿以管理创新驱动效能提升,以规范标准护航安全生产,以生态优先引领可持续发展,持续深化多维改革,为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实践经验与样本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