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滩煤矿紧紧围绕“高校毕业生引育、技能人才赋能、技能比武提效”三大方向,深入实施人才培养工程,生动绘就“人才兴则矿山兴”的发展画卷,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“人才动能”。
引育并举,让高校毕业生“扎下根”
在东滩煤矿智能化工作面的操作台前,26岁的高校毕业生毛文涛正专注地调试设备参数,从青涩学子到技术骨干,他的快速成长,成为该矿深耕人才培养的生动缩影。
“不是简单‘招进来’,而是要‘育成才’。”该矿针对高校毕业生,创新“1357”高校毕业生培养工程,清晰规划了“一年立足、三年起步、五年成才、七到十年成为矿井骨干”的成长路径。该矿人力资源部负责人万鹏介绍道,为实现这一目标,该矿还为每位重点培养对象配备帮扶团队,进行精准滴灌、靶向培养。

2020年入职的丛志明正是这一机制的受益者。在技能大师刘更庆的悉心带教下,他坚持“干中学、学中干”,将系统理论知识与复杂现场实践深度融合,先后参与攻克多项“卡脖子”技术难题。由他主要负责的工作面,更在全国煤矿采煤工作面智能创新大赛中荣获最高等级荣誉。“矿上给了我们‘试错权’,让理论知识能快速转化为实践成果。”丛志明说。如今,27岁的他已走上综采一区技术主管岗位,成为东滩煤矿“导师带徒”机制下实践赋能、加速成才的又一典型代表。
赋能提质,让技能人才“冒尖来”
“光有理论不够,手上得有‘真功夫’。”走进东滩煤矿金领实训基地的维修电工(PLC专业)培训区,技能大师赵顾超正在为学员讲授液压支架的维修技巧。该矿着力打造“技能人才孵化器”,建成的金领实训基地建筑面积达1440平方米,设有综采维修电工、矿井维修钳工、井下安全仪器监测工等多个实操工位,构建起完善的“1+1+N”技能人才培养矩阵,并扎实推进技能等级提升、技能竞赛提升、导师带徒提升和高端人才培养“四大工程”。

针对不同层级技能人才,东滩煤矿推出“阶梯式”培育计划,对新工人实行“岗前+岗中”双轨培训,确保持证上岗、规范作业;对中级技工实施“金领”提升计划,开展定制化教学与训练;对高级技师则设立“技能大师工作室”,支持其开展技术攻关与创新。
截至目前,该矿技能岗位工人3223人,占比达87.34%;其中在岗首席技师1人、特级技师1人,高级技师67人,技师244人,高级工567人,中级工612人。
以赛促学,让比武场成“练兵台”
“现在开始!”随着裁判一声令下,东滩煤矿2025年山东省“技能兴鲁”职业技能大赛暨山东能源集团职业技能竞赛选拔赛拉开帷幕。在矿井维修电工赛场,选手们指尖在配电柜内翻飞,接线、调试、故障排查一气呵成。
“比武不是‘摆样子’,而是‘真较量’。”负责人刘提介绍道,本次比武涵盖矿井维修电工、安全仪器监测工、桥式起重机司机、综掘机司机四大工种来自矿井9家单位的47名技术骨干同台竞技,在上级比赛中获奖选手不仅能拿到奖金、晋升技能等级,还能优先参与重点项目。

近年来,该矿深入实施“人才强企”战略,通过健全技能培训体系、拓宽职业发展通道、搭建技艺交流平台等举措,持续深化技能人才队伍建设。创新推行“岗点-班组-单位”三级常态化技能比武机制,综合运用线上比拼、现场竞技、岗位实战等方式,全面营造“岗位练绝活、班组摆擂台、单位选尖兵”的生动局面,构建起“以赛促学、以赛促训、以赛促用”的良好模式,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人才动能。